新疆棉農談所謂“強迫勞動”:造謠的人是想讓棉花爛在地里
中新社北京2月1日電 (記者 張素)針對美方以所謂“強迫勞動”為由禁止進口新疆棉花、番茄,來自庫車市的40歲棉農白克力·蘇吾爾氣憤地說:“造謠的人根本不是為了維護我們的權利,而是讓我們農民的棉花爛在地里,他們是要砸掉我們農民的飯碗,讓我們沒活干、沒飯吃,回到以前貧窮的日子,我們堅決不答應。”
2月1日,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涉疆問題發布會在北京舉行。“我們種自己的地,收自己的棉花,掙自己的錢,怎么叫‘強迫勞動’呢?”白克力·蘇吾爾在會上向中外記者提出反問。被美方制裁的阿克蘇華孚色紡有限公司員工也通過視頻對“強迫勞動”等謠言表示憤慨。
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紡織行業協會名譽會長劉燕寧介紹了近期發布的《新疆棉紡織行業社會責任報告》。她說,企業員工的勞動權利受到法律法規保護,并獲得較好的勞動報酬。據統計,2019年新疆各地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460元(人民幣,下同)至1820元不等,而棉紡織企業員工月平均工資為3463.2元,“很多員工家庭擺脫了貧困,日子越過越好”。
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副部長徐貴相表示,美方既沒有核實相關情況,也沒有同相關企業、員工有過任何溝通接觸,就以所謂新疆存在“強迫勞動”為借口,實施長臂管轄,執行非法扣押,濫用出口管制,這種野蠻行徑嚴重違反了國際貿易規則,嚴重破壞全球產業鏈、供應鏈,嚴重侵犯新疆企業和員工的正當權益。
他澄清說,被美方制裁的這些企業都是合法注冊、依法依規生產經營的企業,嚴格遵守中國法律法規,恪守商業行為準則,忠實履行社會責任,充分保障員工的各項權利,根本不存在所謂的“強迫勞動”情況。
“我們將按照中美兩國的相關法律規定,通過法律途徑維護企業正當權益,堅決挽回損失。”徐貴相說,世界是個大市場,中國也是個大市場,新疆企業對外貿易的空間很大、伙伴很多,絕不是離了美國就要倒閉了。他表示,將積極幫助這些企業開拓海外新興市場,把企業做強、做大,為國際市場提供物美價優的新疆產品。(完)